集团小学学段开展“好课共享”系列活动之小学三年级数学专场活动
为深入推进集团化建设,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助力京蒙教育协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集团内校区间优质课堂教学资源的最大作用,不断提升各校区“双师课堂”设备的最大化效益,近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小学学段以“双师共研促成长 区际联动共提升”为主题,利用“双师课堂”开展了“好课共享”活动之小学三年级数学专场活动。
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保利小学,崇实分校和帝景北校区设分会场,内蒙古自治区相关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线上听课交流。
本次活动聚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分别由帝景北校区王莹老师、崇实分校刘玉倩老师和保利小学李鸿浩老师,就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开展连续课时的教研课展示。各校区三年级数学教师在“双师教室”参与学习研讨。
帝景分校王莹老师执教《口算除法》一课。王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核心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方式研讨“60÷2=30”的算理,并在课堂中就学生出现的不同资源进行对比交流,提炼本质,有效突破口算教学难点,配合希沃课件的趣味化练习,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度高。
崇实分校刘玉倩老师执教《笔算除法》例1一课。刘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口算、分小棒活动研讨“42÷2=21”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先分再合的方法。同时在引导学生利用竖式记录分的过程中,交流研讨4种层次分明的资源,关注竖式既要体现分的过程,同时更要简洁表达。对于竖式各部分含义的理解,刘老师充分引导学生交流表达,整体课堂学习实效高。
保利小学李鸿浩老师执教《笔算除法》例2一课。李老师开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口算出“52÷2=26”的结果这一环节进行引入,并在后续过程中设计学生“动态拼摆小棒——竖式记录过程——思考数字含义——静态拼摆联系”的系列性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既能够正确表征计算道理,又能够将图式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计算本质的理解,同时借助层次化当堂检测题的设计,关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模式实践,学生课堂实际参与度高,效果良好。
活动最后,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三年级数学教研员明雨老师进行精彩点评。明老师充分肯定三位授课教师在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上所做出的课堂实践,并就每位教师授课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评价。明老师强调,课堂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既要重视指向核心素养的开放性、挑战性、综合性学习任务设计,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尝试探索“他人即是学习者”的课堂教学样态。课堂要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探索设计教学评一体、教研考一体的活动,基于核心问题的深度挖掘,更好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共享互动的平台,创设了共学共研的机会,激发了教师本人乃至学科教研组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深入思考,促进了教师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升。老师们也将带着学习的收获,进一步“沉心研备课,静心想对策,稳心保落实”,不断提升课堂效率,落实常态优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