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小学学段开展“双师共研”系列活动之小学四年级科学专场活动
为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京蒙教育协作迈向新高度,3月19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小学学段依托“双师课堂”技术优势,整合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京蒙两地教师共研共进桥梁,开展了以“双师共研促成长,区际联动共提升”为主题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专场活动。
好课分享
本次活动聚焦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围绕“实验探究、生活实践”主题,分别由劲松分校乐贤校区秦燕沄老师、劲松分校聚沙校区范海艳老师、帝景分校孟媛老师从不同领域进行教学展示,各校区科学教师在“双师教室”参与学习研讨,共同探索科学课堂的创新路径。
秦燕沄老师的展示课运用科学学科教研员王老师的“三hui”理念进行设计,“慧眼”让学生横切、纵切果实多视角观察,培养观察能力;“绘本”指导学生绘图记录,物化展示,巩固知识;“汇言”组织交流,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果实特征,以“三段论”演绎判断。
范海艳老师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来完成安装模型小屋照明电路的工程任务。范老师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真实情境,注重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电路评价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孟媛老师在本课中将岩石特性检测的专业知识,与生活中选择材料一事进行关联,通过从岩石用途的调查结果反推岩石的特性,培养学生基于证据展开推理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建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跨学科概念。孟老师引导学生用亲身实验验证个人猜想,并对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与汇报,利用语言外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使隐形的思维有迹可循,这样有效培养科学精神,反馈学习水平,也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体现了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反馈作用,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
校际研讨
崇实分校、保利小学科学教师围绕三节研究课进行研讨,既指出三位教师课堂的亮点,同时也提出合理化调整建议。大家形成共识:科学课要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习指向性,通过项目式学习将理论迁移至实践;可采用思维可视化策略暴露学生认知过程,针对性解决迷思概念;强化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的联结,提升迁移应用能力。
专家指导
集团小学学段科学学科组长赵静对三节课进行点评。赵老师指出,三节展示课充分体现了“重体验、巧建构、促思维”的理念,有效落实了新课标要求;授课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进阶设计和工程思维渗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策略上注重实践体验与知识建构,激活学生高阶思维,为后续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赵老师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老师们进一步关注学情需求,进一步规范作图等技术细节,继续深化“六功”素养,推动科学教育向实践性、创新性发展,为未来人才培养奠基。
本次“双师共研”四年级科学专场活动,不仅是科学课堂的展示,更是京蒙两地教育智慧的融合与升华。集团小学学段全体科学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双师共研”模式,携手推进京蒙两地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注入更多活力。